上半年减持规模急升 7月起200家公司有计划

  今年上半年,A股发布股东减持计划1589次,涉及2709人,计划减持数量上限共262.94亿股,这三项数据较2018年下半年均大幅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股东减持计划起始日处于7月的有200家上市公司,按7月5日收盘价及减持股数上限计算,涉及减持金额达到289亿元。其中,(行情,)、(行情,)等5只个股涉及减持金额均超过10亿元。

  计划减持规模创出新高

  近年来,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减持计划的次数、涉及股东人数、计划减持数量上限开始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减持计划1589次,涉及股东人数2709人,计划减持数量上限共262.94亿股。而2018年下半年,股东减持计划为1010次,涉及股东人数1733人,计划减持数量上限共156.68亿股。

  从具体月份来看,从今年2月份开始,市场行情明显好转,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发布的减持计划次数也开始大幅增加。

  今年1~2月,上市公司发布减持计划次数分别为190次、164次,而到了3~4月,发布的减持计划次数分别跃升至318次、345次。5~6月,行情虽然陷入低迷,不过减持计划次数也分别达到了296次、276次,同样超过了1~2月。

  而在减持股份规模方面,1~2月,单月减持数量上限均为20多亿股,而到了3~4月,攀升至逾60亿股。5~6月,减持数量上限虽然有所回落,但也达到了约40亿股的水平。

  (行情,)统计显示,2019年2~6月,重要股东连续5个月净减持。

  随着减持潮的出现,在4月上旬阶段性见顶。(行情,)当时对2009~2013年产业资本减持情况研究发现,减持规模放大通常为反弹结束标志。2009~2013年,综指13处明显阶段性高点附近,均出现周度净减持规模大幅上升。

  从近几年已实施的减持来看,在月度方面,减持家数、减持金额与市场行情关联度非常大,即行情越好,减持家数越多,减持金额越多;行情低迷,减持家数、减持金额均有所降低。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最近两年的减持家数明显增多。

  7月起将减持27.33亿股

  从近期发布的减持计划来看,减持计划起始日处于7月的,共有200家上市公司,减持股数上限合计为27.33亿股;按7月5日收盘价及减持股数上限计算,涉及减持金额达到289.02亿元。

  个股方面,光威复材的减持金额达到35.58亿元,金证股份、(行情,)、(行情,)、(行情,)4只个股的减持金额也超过10亿元。

  除上述减持金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近期公告了减持计划,但计划起始日并不在7月。比如(行情,)6月26日公告,(行情,)拟减持其持有的全部4.27亿股A股股份,按7月5日收盘价计算,涉及减持金额高达89.4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只此前大涨的个股也发布了减持计划。比如,6月中下旬,市场热炒垃圾分类概念,(行情,)连拉4个涨停。龙马环卫7月2日披露的部分董监高减持计划显示,5名董监高人员拟合计减持416.5万股,涉及金额7659万元。

  5~6月,市场热炒,(行情,)在此期间股价大涨,一度拉出5连板。随后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两名股东拟最高减持250万股,大股东拟减持305万股。

  责编 祝裕

  经过900多个日日夜夜后,15.54万名信威集团(600485,SH)的股东终于将等到公司股票复牌时刻。

  7月7日晚间,信威集团公告称,预计于7月12日(星期五)复牌。从2016年末在一则质疑报道之后停牌,到如今宣布复牌,在两年多时间里,10多万投资者迟迟无法交易,而公司股票则被披星戴帽,公司业绩巨亏、非标。对不少投资者而言,即将到来的复牌,忐忑、悲观的情绪似乎更大于兴奋。这一点,从信威集团里的讨论便可见一斑。

  停牌时间超两年

  信威集团前身为中创信测,作为(行情,)曾经的核心子公司,中创信测主要从事通信业务,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2014年,曾因400亿投资开凿尼加拉瓜运河而闻名的商人王靖,将其掌控的通信业巨头信威集团以借壳方式注入中创信测。此后,中创信测更名信威集团。

  2016年12月23日,走势相对平稳的信威集团股价突然放量跌停。当日,一则《信威集团隐匿巨额债务,神秘人套现离场》的报道传遍网络。该则报道质疑信威集团存在隐匿巨额债务,买方信贷模式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重要客户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

  对于这则报道,信威集团随后公告表示:“报道之描述与公司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对公司造成了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信威集团宣布,为避免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价格异常波动,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于当年12月26日全天停牌。

  原本以为只是暂时性停牌,但信威集团迟迟没有宣布复牌。2017年4月27日,在回复了上交所的问询后,已停牌4个月的信威集团又公告称:“正在筹划资产收购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重大,公司股票自2017年4月27日起停牌”。这一停牌就一直停到现在仍没有复牌。

  2017年7月26日,信威集团披露其此次重组标的为:北京天骄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天骄)的控股权或北京天骄旗下资产。北京天骄主营为航空发动机。信威集团重组交易对手为王靖和杜涛,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进行资产购买。

  此后,信威集团陆续发布了数十份“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但这些公告内容基本上差异不大。起初表示,本次交易程序复杂,相关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量大,公司正在与交易对方就交易方案具体细节进行协商,交易方案涉及的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商讨和完善,且需向国防科工局申请进行事项审查程序。而在国防科工局原则同意公司此次重组后,公司的重组方案依旧是迟迟未能出炉。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复牌在即,但信威集团届时是否会披露重组方案尚是一个未知数。在2019年7月7日晚的公告中,上市公司也只是表示:“对于重组事项,公司将及时履行分阶段信息披露义务,保障投资者知情权,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公告”。

  投资者持悲观情绪

  苦等两年多,终于迎来复牌交易的确定日期。截至2019年3月31日,信威集团股东户数为155356户。这些投资者“守得云开”,但能否“见月明”?

  信威集团定期报告显示,公司目前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包含两项基金资管计划、一只组合和证金公司。该两项基金资管计划均为2014年9月13日信威集团借壳“中创信测”上市之际参与的定增项目。在持股解禁后,两只资管计划并未对其定增项目进行减持操作,从而导致被“套”至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翻阅信威集团的股吧发现,对于即将到来的复牌,投资者也似乎大多持“悲观”态度。“又要数板了,可怜”“5个跌停起步”“终于要复牌了,虽然也卖不出去”“一起来数跌停板吧”等言论充斥着股吧。

  投资者们的失望与悲观不是没有理由的,在信威集团停牌期间,公司连续爆雷。一方面,信威集团业绩大幅下滑。2016~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9亿元、6.47亿元和4.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17.7亿元和-29亿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继续亏损2.06亿元。

  期间,因净利连续两年为负以及2018年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信威集团股票于2019年4月30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由信威集团变为“(行情,)”。

  2019年1月,受“”违约风险发酵影响,多只被套单月净值大幅调整。1月25日,中证公司将“16信威01”的估值从99.85元调整至73.28元,下调幅度为26.61%。2月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又先后将*ST信威的估值“砍半”。

  回想当初,*ST信威市值曾突破2000亿元,并一度被纳入MSCI指数。而截至停牌时,*ST信威股价为14.59元/股,总股本为29.2亿股,总市值仍高达426亿元。复牌后,这426亿元市值将何去何从,让人担忧。

  宋清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市场针对“”壳概念的炒作从未离场,但的投资价值越发弱化,特别是科创板开板在即的背景下,更加速了壳资源投资价值的衰减。在他看来,监管层从严监管ST公司和壳公司炒作的监管基调没有变化,投资者对绩差壳股投资需谨慎。

  责编 祝裕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