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监管形式严峻!央行官员透露金融科技监管最新政策导向

  金融科技越发展,监管理念也应该及时跟上,防止机构出现有技术就滥用、有技术就任性的情况。

  7月13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召开,会上,来自国内外官学商三界人士共同探讨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应用以及监管应如何规范金融科技的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带给消费者便利的同时,也将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推向风口浪尖,监管部门也逐渐意识到做好金融科技的行业管理的重要性,并着手研究制定相关监管规定。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今日就在会上透露了不少最新的监管思路和动态。

  李伟表示,将着力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做好金融科技的行业管理,重点加强关键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强化金融信息的安全保护、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产品管理、做好金融科技的示范引领、做好金融与科技的协同发展等方面,避免不法之徒动脑子钻空子,引导科技应用不跑偏不走样。

  拟定金融科技基本规则,发展规划将于近期出台

  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共识,但金融科技的发展之路绝非一番坦途。就在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得热火朝天之际,一些问题和隐患也在日显突出。

  李伟认为,当前在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既面临着人才失衡,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也要应对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这样的风险挑战。特别是一些少部分机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合规意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缺失,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从事非法集资、诈骗等这样的违法犯罪活动,侵害消费者资金和信息的安全。

  “去年我们做了一个调研,包括银证保在内的传统金融机构的技术人才占比最多不到5%,而现代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无论它规模多大,技术人才占比至少都能到40%到50%,所以目前传统金融机构在人才上面临很大竞争压力。”李伟称。

  李伟指出,金融科技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做好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行业管理和示范引领等方面的作用。他透露,央行拟定金融科技基本规则,指导金融科技的基本运用是央行的重要职责,下一步央行坚持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原则,加强金融科技的研究规划与统筹协调,强化金融科技示范引领和生态建设。

  具体来说,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方面,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的融合,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央行正在制定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几年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指导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人才队伍、技术储备、业务创新等方面前瞻布局,有序推进。目前发展规划正在相关的部门会签协调意见,近期能够出台。

  用个人隐私换取便利得不偿失,强化金融信息安全保护

  金融科技的发展除了离不开发展规划等战略层面的统筹,也离不开监管的守护,监管也需要及时跟上,通过建立监管规范、提高监管水平做到对金融科技的有效管理。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金融科技要把保障金融安全作为地线和红线。”李伟称,央行着力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主动营造有利于金融科技发展的良性政策环境,避免不法之徒动脑子钻空子,引导科技应用不跑偏不走样。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今愈发凸显。新加坡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也认为,如果没有互联网安全,所有数字金融都会垮塌且不能恢复。所以要特别小心,通过建立流程规范、相关政策法规等保护金融业不会因大型互联网安全问题而造成金融危机。

  “如果未来我们要避免一次金融危机,那绝对就是跟互联网安全有关的金融危机。如果互联网安全有问题,那就容易造成金融风险,且是根本没法恢复的。”Sopnendu Mohanty。

  监管应该具体如何做呢?李伟透露了当前金融科技监管的最新政策思路和动态。他重点提出了以下四方面:

  一是加强关键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李伟透露,央行将研究制定、、等技术应用的监管规则,技术架构、安全管理、业务连续性等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引导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合理的运用,纠正部分机构“有技术就滥用,有技术就任性”的乱像。

  “现在技术非常先进,也热衷于把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比如现在比较火热的人脸支付,但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盗取,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李伟称,目前技术已经发展到在三公里之外就能识别你的人脸,如果刷脸支付在没有表达客户主观意愿的情况下就支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特别是一些企业在设计应用场景时不考虑这些问题,让客户一方面刷脸,同时还在大的屏幕上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这对于这种创新就应该要及时指出来纠正。

  二是强化金融信息的安全保护。明确覆盖金融信息收集、传输、销毁全周期的策略,访问控制、宣传引导加强金融信息的保护,持续提升全民金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用个人隐私换取些许便利是得不偿失的。个人隐私和信息保护工作做不好,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数字恐慌、技术的担忧,真是可能会毁了金融科技健康发展之路。希望金融消费者也要有这个意识,拿自己的隐私去换些许便利,这有什么可高兴的。”李伟称。

  三是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产品的管理,通过社会公示行业备案打造自主自治、行业纪律,政府监管协同治理金融科技治理格局,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四是强化金融科技实践,探索运用自然语言分析,广义监管规则,提取文本规则中的量化指标封装为机器可读可接入的API,实现金融监管形式化、数字化、程序化,提升系统性、交叉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来了,机制设定可以推倒重来

  国外金融监管部门在鼓励金融科技发展的时候,为防范潜在风险,有的会采取监管沙盒的模式,让金融科技初期在小范围内创新尝试金融应用,这兼顾了鼓励创新发展和维护金融安全的双重要求。中国也在借鉴国外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李伟透露,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比较显著,金融机构众多,金融科技运用需要不断地探索,特别是在初期可能需要一个迭代发展、试错的过程。为此,央行也会同相关部委,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个省市开展金融科技应用的试点。

  据了解,这个试点一方面是遵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前提下,探索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包括一些公共服务、社会治理,试验优秀的经验和做法能不能辐射到其他的地区,领域和行业,发挥以点带面这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希望通过该试点建立完善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就金融科技到底怎么发展,在制定方案之初就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建立风险的补偿以及退出的机制。

  “这就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沙盒。监管沙盒很重要的特征推倒重来,把风险控制在重要的领域。这次试点一开始就设计了风险补偿和退出的机制,可以推倒重来。”李伟称。

  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字金融应开放共享

  不少与会的业内人士认为,数字金融时代的到来,其发展趋势是开放、共享。但目前,尽管金融机构纷纷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但开放性思维仍不够,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CF40资深研究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会上表示,当前数据孤岛现象仍比较严重,机构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由于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的要求,机构之间数据难打通。发展数字应遵循开放、共享、公平的数字思维,不关起门搞发展,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围绕实体经济需求进行数字化创新,让企业和投资者享受数字化带来的实惠和便利。积极拥抱新科技,审慎创新业务模式,融合互联网公司和国际同行。

  “现在大型金融机构还是愿意自己搞数字化转型,但数字经济一定是开放、平等。如何利用好外部力量和自己力量,而不是搞’大而全’?关键在于加强对互联网科技公司和国际同行的融合。与此同时,在数据共享的同时也要注重保障数据安全,现在越来越多的技术能够做到这一点。”肖钢称。

  李伟也认为,字经济时代,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用好数据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事实上,众多数据资源分散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机构形成一个一个数据孤岛,数据蕴藏巨大价值没有充分显现。为此,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多方安全计算,既保证了数据共享,又能够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李伟指出,金融机构应以最小够用原则来实现数据共享,利用多方安全技术数据挖掘、可视化等科技手段,加强跨行业跨部门数据有效整合和利用,优化资产管理、精准营销、身份识别等金融领域体验,合理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与此同时,加强系统互通,提升金融便利惠民服务水平仍大有可为。李伟认为,金融服务与(行情,)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当前金融与电信、工商、税务、、卫生等行业仍存在着信息系统多头连接,和信息流的割裂问题,一定程度影响公共服务的体验。因此,要推动金融与其它民生领域信息系统的总对总互联互通,借助、手机银行、智能机具等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实现民生领域金融全覆盖,使金融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