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对科创板多一点耐心

  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在上交所正式亮相,而其表现也令市场瞠目。

  从来看,截至收盘,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首日平均涨幅约140%,其中安集科技涨幅居首,大涨约400%。从成交额来看,25家公司成交额合计近500亿元,其中中国通号成交额最高为97.62亿元。从来看,25家公司平均换手率约77%,其中安集科技换手率超过86%。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约为120倍。

  科创板平均市盈率约120倍,远超当前的均值。这有刚开板资源稀缺的因素,也有科创板本身的特殊属性,但这都在市场预期之中。实际上,在开市之前,公众热议中不乏对“高市盈率”“超募”的质疑之声,但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曾表示,科创板平稳运行有保障,科创板让市场化定价,不能光看市盈率。投资者愿意给出较高价格,愿意把钱给这些企业用,这是投资者判断结果,不存在超募概念,企业能不能把钱用好是需要关注的,最终还是要看企业是不是能把投资者的钱用好,从而产生收益来回报投资者。

  方星海无疑也是在强调,科创板是采用“市场化方式”决定发行价格和规模,不能光看市盈率,也不存在所谓的超募概念。众所周知,定价是关键环节,不仅关系企业发行成功的与否,也与其上市后的走势息息相关。那么科创板所强调的市场化力量,是否能确保价格何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饱含市场各方期待的科创板又能否挑起中国转型的重任,通过市场的检验呢?

  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定价情况,个别股票的确相对来说偏高,但是目前的市盈率表现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改革的结果,并且拥有合理定价保障机制。

  数据显示,首批科创板上市的25家企业中,发行市盈率主要集中在30倍~50倍之间,而发行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仅有9家公司,其中中微公司的发行市盈率最高为170.75倍,是目前首批上市企业中唯一一家发行市盈率超过百倍的企业。睿创微纳、虹软科技分别以79.09倍、74.41倍位列第二、第三名。

  与原来A股市场采取23倍市盈率这一天花板的限制相对比,这批科创板标的的市盈率似乎是有些偏高,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当初的。当初,创业板首批28只个股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50倍,随后不断走高,股价也越来越高。但是在资金疯炒之下,首日破发情况开始大量涌现。

  科创板是否会重蹈覆辙呢?笔者认为,短期内由于标的物稀缺不会出现破发,未来如此高的市盈率应该会存在破发的情况。但正如方星海所说,我们需要客观理性看待科创板公司的市盈率,高市盈率只是市场的选择。

  由于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市场投机炒作风气盛行、A股市场所表现出来的新股红利以及整个市场对科创板的高度热情等因素的存在,在科创板初期供给资源有限、投资者热情高涨科的情况下,市盈率必然会走高。任何股票的定价都是基于它自身的价值,高市盈率意味着市场上的投资者认为企业发展潜力非常高,未来业绩有望高增长,但是高市盈率同时也意味着低安全性,再好的企业如果太贵了,也是有破发风险的,所以科创板企业出现破发也是在情理之中。

  并且当初创业板的高破发率主要是因为的承销费与融资金额挂钩,中介完全站在发行方一侧,导致高询价的不断涌现。而科创板在询价、配售、交易等多个环节都制定了相关约束政策,包括采用了市场化的询价方式、战略配售与超额配售选择权从而绑定利益、机构配售机制以及绿鞋机制等等,这些定价机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定价虚高。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作为新生事物,科创板可能还不够成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我们必须给予他充分的耐心。 因为科创板从宣布设立并试点注册制(2018年11月5日),再到正式开市(2019年7月22日),仅用了259天。

  而作为改革创新制度落地的第一批参与者,我们不需要特别关注企业上市后第一天的表现,也不需要过度关注第一批企业的表现,一个公司上市了以后,有涨有跌都是市场博弈的结果,是无比正常的现象。一个新的制度的实行,必须给予它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来进行自我调整。即使是出现破发潮,也只能说这是市场化的必经之路,是投资者的自有判断,不需要太多做行政干涉或者是大众舆论干涉。

  笔者认为,科创板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新股的市场表现,注册制的真正落实才是科创板成功标准。建立科创板注册制的初衷本就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改革。所以,我们更应该对科创板多一点信心,多一点耐心,让市场的力量去大浪淘沙,在竞争机制中进步。(作者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责编:zhangjing]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红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