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文物要重新回到民众生活之中

  讨论文化名城的建设,绕不开文化遗产的话题。

  7月23日,“2019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举行,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也来到论坛,分享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并呼吁“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什么是好的博物馆?

  如果说,城市中有着一座连接现在与历史的桥梁,那它应该是博物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无言诉说,一座城市的居民在这里与传统亲近。

  也因此,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博物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元素。

  什么是好的博物馆?对于单霁翔来说,他看重的不是建筑外表,而是博物馆“留人”的本事——“能让人们进去了就不想回家,回家了还会再来,这才是一个好博物馆。”

  拿故宫来说,近年它能成为“”,也得益于不断的扩大开放、增加文化活动,让人们与文物更“亲近”。

  过去故宫只开放30%,到了2014年突破了50%,今天已经开放80%以上,许多从未开放的古建筑被组建为展览厅,在库房“睡觉”的文物也得以与观众见面。

  在此基础上,特别策划的活动越来越多,石渠宝笈特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紫荆城里过大年,还有今年年初的故宫第一次夜间开放,场场都受到了民众的热烈关注。“大家以前一进故宫就是直走”,现在也会分流到东西两侧去看看展览、看看景观,单霁翔说。

  这两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观赏和收藏故宫的景色,天气好的时候我们拍一组美丽的照片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大前年一场紫荆城大雪的照片放上去,1250万的阅读量。”单霁翔说。另外,故宫还开发了十几款A,从足不出户游览展厅的《故宫展览》,到欣赏文物的《每日故宫》,再到最近上新的故宫第一款手机游戏,故宫在尝试满足多类群体的需求。

  “让文物活起来,这是文物保护的责任。”讲述了故宫种种经验后,最后单霁翔强调,“好的博物馆,一定要深挖自己的资源,举办丰富的展览,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当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这座博物馆的魅力,感觉到它对我们生活的需要时,人们才会在休闲的时候走进博物馆。”

  文物保护需要公众参与

  不仅是人们需要博物馆,文物也需要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文物一定要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这是单霁翔坚持多年的观点。文化遗产与民众之间的情感联系值得重视。“只有人们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才会去认同和保护文化遗产”。

  早年,有声音认为文物放在仓库更为保险,但单霁翔却不断强调:“保护文物不是故宫文物工作者的专利,不是部门的、行业的、系统的工作,它是一个全民都应该参与的工作。”

  这次论坛上,他谈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初,战事告急之时,故宫人员曾装载了13491箱文物运往上海和南京。而后文物又开始西迁,几经辗转、跋山涉水,最后到达四川峨眉乐山一带。又过了7年,四川广大民众和故宫人员一起躲避炮火,保护这批文物。到1947年,文物运回南京一清理,发现13491箱文物一箱没有少。“这是一个壮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奇迹。”单霁翔说。

  “今天故宫博物院是一个教育机构。”单霁翔在论坛上提到,“我们成立了故宫学院,还在全国10个城市建立了10所故宫学院分院,深入学校、面对社区服务。”

  据了解,故宫去年的教育活动有6万多场次,是教育活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这类教育活动并不收费,我们大量的费用都投入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长大后对博物馆是有感情的一代。”单霁翔说。

  时隔一年,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昨日又出现在“2019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下称天府论坛)现场。去年同一场合,他成为“”世界文化名城中心主席,希望为他有关创意经济的思考与想法找到最合适的落地方案。

  “现在,我们还在做基础工作,但相信不久后,就会有项目诞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他如是介绍。

  尽管进程缓慢,但文化与城市的关系正在产生新变化。奥斯汀、纳什维尔等以文化推动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愈加受到瞩目。其原因如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所说,在新的科技创新阶段,智能工程开始影响城市发展,但“越是这样,如何传承好一座城市的伟大传统,对今天城市建设将起到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世界文化名城而言,这就意味着要迈出下一步,从文化名城走向文化强市,走向有远大规划和愿景的城市。

  如何走出这一步?天府论坛上,多位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拥抱创新。尼尔森与文化娱乐(中东、非洲、亚太区)总裁凯尔文·瓦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创新将是世界文化名城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关键是要找到符合城市文化特色的创新方式。

  文化不只有工具属性

  何种城市能称得上世界文化名城?回到这个最初的问题时,世界文化名城组织秘书长保罗·欧文斯给出的第一个标准就是:一定要深刻理解城市文化,理解各自城市独特的基因和代码。

  如何理解文化决定了如何利用文化。在愈加激烈的竞争面前,不少城市的文化建设陷入一种旅游目的地宣传的怪圈,被刻意包装的文化符号成为城市招揽游客的“不二法门”。

  在论坛现场,不少专家给出警醒:不能将文化利用仅局限于将其作为“工具”,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社会发展“催化剂”的作用。

  伦敦泰特当代美术馆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主管唐纳德·海斯洛普发现,美术馆打造“秋千”的装置艺术,在居民参与过程中加速了社区文化形成。他得出的结论是,不能简单把文化解读为“软实力”,“对于城市内部而言,文化更是将各种社区融合的重要直接与间接力量。”

  “文化艺术实际上也是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美国规划协会前CEO威廉·保罗·法玛尔认为:“不仅是水电、通信,文化同样也是‘路’,我认为文化也是一种‘物理设施’,它们联通个人,通过公园、音乐节等更多形式为人民带来乐趣。”

  城市应当怎样理解和利用文化?国际区域形象协会主席罗伯特·戈佛斯提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在他看来,即便一个城市已经找到文化标识,但同样的标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要通过这些载体传递城市某种个性,而不是城市本身。因此,关键是通过象征物的选择,传递城市文化内涵。

  一个例子是,即便奥斯汀已成功打造出音乐之都的头衔,其经济发展部文化艺术部负责人梅根·威尔斯仍将包容开放视为城市文化的最重要因素。“各种各样的想法能在城市各类平台上实现,这也是我们连续三年蝉联美国发展最快城市的原因。”威尔斯说。

  “提及巴黎,人们就会想到浪漫,而德国给人的印象则是工匠精神,这些都是成功地传递城市文化的案例。”戈佛斯说,“城市个性应该体现在方方面面,而不只是某个象征物具备的特征。”

  从文化名城到文化强市

  但传播只是城市利用文化的第一步。要让文化与城市发展挂钩,更需从城市整体发展思路入手。以“文化传承与城市创新”为主题的分论坛上抛出一个问题:当城市因经济发展而变得愈加相像时,如何寻找文化独特性,发展出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

  作为规划专家,法玛尔提到匹兹堡在保持文化特色上的做法:在开发规划市中心时,匹兹堡就曾掀起对城市特色的讨论。这相当于为城市整体发展定下基调——此后,当有企业落户时,匹兹堡将对比费城、纽约、休斯顿等城市的优势,考虑自己的特色是否需要接纳该企业,“城市需要这种给予和索取的平衡”。

  其结果是,匹兹堡被认为是美国“最像欧洲的城市”。法玛尔在纽约与当地开发商交谈时发现,他们对匹兹堡总是赞不绝口,因为城市的高标准换来的是开发项目的高品质,他们更能理解城市期待的是什么,且一旦决定就不会改变。但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在传统为城市铸造文化底蕴的同时,创新则更能提升文化高度。

  作为一位文物“守门人”,荷兰鹿特丹博物馆馆长尼科尔·范·迪克并不赞同文化需要片面的“保护”,“文化需要传承,这意味着文化会产生变化,也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新的内涵。”

  在对世界文化名城进行评价时,尼尔森体育与文化娱乐(中东、非洲、亚太区)总裁凯尔文·瓦特特别提到“创新”指标。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如今,类似电竞等文化新业态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化创新将能够帮助新增长城市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拔得头筹。

  事实上,作为进入其多项衡量指标前五位的成都,正在进行类似尝试。就在论坛当天,成都对外发布打造天府智媒体城项目。该项目以城市形态发展文化产业,将在多种业态融合下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文化不应该只是传统的、也不应该固定,而是不断进化的。”法玛尔说,“到现在,没人敢想象数十年前如何在纽约市中心地带建了如此大的中央公园,但没有中央公园也就没有纽约现在的文化。”

  “每个文化名城都应该找到符合文化特色的创新模式。”瓦特如是说道。但无论如何,“经济或许能够帮助城市吸引人的关注,只有文化才是让其真正留下来的原因”。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