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严保护”赢得世界自然遗产“金招牌”

  新华社南京7月10日电题: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严保护”赢得世界自然遗产“金招牌”

  新华社记者邱冰清、陆华东

  日前,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为我国第54处世界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

  申遗成功的背后是江苏盐城长期以来坚持对湿地的严格保护。退耕还湿、退渔还湿,沿海停止围垦,进行生态补偿……守护湿地的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

  迁徙路变幸福路

  海风吹动芦苇荡沙沙作响,成群的鸟儿在蓝天上翱翔,在苇叶间穿行;结伴的麋鹿在矮草中嬉戏,在滩涂上奔跑——在盐城黄海湿地,随时都能感受到这块“自然馈赠之地”的生命活力。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这里是给候鸟提供‘救济粮’的‘服务区’,它们在此换羽、越冬、觅食、繁衍。”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主任陈浩告诉记者,每年春秋时节保护区有超过300万只候鸟迁飞经过,有近百万只在保护区内越冬。

  在保护区核心区内,除采取设置物理隔离栏、开挖物理隔离河道等保护措施,还有视频监控24小时“站岗”,海上“守护”。为防止保护区附近风电场对鸟儿造成干扰,保护区安装了鸟类监测雷达。

  作为湿地的“旗舰物种”,候鸟种群多寡、迁徙路线的变化是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指标。黄海湿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是世界上稀有的迁徙候鸟勺嘴鹬、小青脚鹬的存活依赖地,也是中国丹顶鹤的最大越冬地。

  “勺嘴鹬控”、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首席政策官尼古拉·克罗克福德长年别着勺嘴鹬徽章。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她代表鸟儿表达对中国,对盐城的衷心感谢。“在过去的时间里,他们对湿地保护的远见、抱负和承诺令人震惊,无人能及。”

  抵住开发诱惑 严守保护红线

  申遗成功的第二天,陈浩给保护区老主任打了电话,感谢他当年对于划分保护区范围做出的努力。“没有他对划分保护区范围的坚持及很多代保护区人的严格保护,就没有今天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盗捕鸟类尤其是丹顶鹤的行为较为猖獗,引发地方政府关注,下决心成立保护区。成立初期,当地人并不理解——人重要还是鸟重要?附近居民多以捕鱼、挖贝类为生,保护区的成立对他们的生计造成一定影响。随着环保观念逐步提高和收入来源得到解决,当地(行情,)开始逐渐理解并支持保护区的工作。

  在长三角寸土寸金的经济发达地带建立保护区,更大的困难在于,发展的欲望对保护区的冲击。

  “有一年,保护区附近要建一座厂。厂房建设、管道铺设会破坏保护区生态,在保护区坚决反对下项目最终作罢。”据保护区成立初期就参加工作的老员工告诉记者,在沿海开发如火如荼的那些年,保护区巨大的土地资源是各方觊觎的“蛋糕”,经常要与企业等博弈。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保护区周边环境进行更严格的清理整顿与生态修复。7.9万亩湿地得到恢复,分布在缓冲区、实验区附近的多家饲料加工厂等企业先后拆除。为了保护勺嘴鹬的栖息地,当地政府下决心停止围垦条子泥区域的近百万亩沿海滩涂,并停止在鸟类迁徙路上建立风机。

  凝聚保护共识 期待共赢发展

  经过30余年的坚守,湿地保护正成为盐城社会各界的共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由“两难”向“双赢”加速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盐城落到实处。

  盐城“为鸟让路”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生存与发展。除了给予生态补偿金,鼓励农民种植保护区内动物爱吃的作物,当地还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反哺当地居民及湿地保护。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全保卫处处长刘彬告诉记者,“农民看到溜出保护区的麋鹿在自家农田啃食庄稼,都不会驱赶它们而是打电话给我们,让我们赶紧把鹿带回去。看见麋鹿陷入鱼塘、水渠,也会及时联系我们,并帮助我们一起营救。”

  为进一步凝聚生态环保共识,盐城在今年评选出首届“生态卫士”5名,充分激发市民生态环保的荣誉感与热情。盐城市委书记戴源表示,牵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希望借此机会凝聚全体市民保护沿海湿地的共识与决心,并且在湿地保护上向国际标准看齐,进行更严格的保护。

  “申遗成功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开始。我们对湿地的保护永远在路上。” 盐城市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其江说,等待他们的工作还有很多:做好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工作,为整个黄(渤)海遗产地提供经验与示范;让候鸟成为连接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地城市间的信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石璐言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