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成“股神” 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中报发布季已经来临,渐渐多了起来,其中不乏业绩预喜的公告。面对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喜报,投资者自然喜上眉梢,运气好的话还能吃到一个涨停板。自然,业绩增长不是坏事,但如果是一次性增长缺乏持续性的话,这样的利好就需要打点折扣。随着今年上半年股市的回暖,一些上市公司“炒股炒成股神”,炒股收益成为扮靓业绩的最大推手。比如近期(行情,)预告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10-12倍,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正是炒股所得。可以预见的是,御银股份不会是今年中报上市公司“股神”的最后一个,不少已经重金炒股的上市公司预计中报也会因为股市上涨而增色不少。但从长期角度来看,这样的增长却是弊多利少,炒股带来的业绩一时增长不排除将来成为“爆雷”的来源,其中的业绩波动风险需要投资者谨慎面对。

  炒股收益成为导致业绩增减的重要因素,基本上可以认定上市公司不务正业。除了等少数金融类企业外,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主业并不包含二级市场,炒股盈亏能够主导公司利润的波动,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投入的资金过多,二是主业出现下滑衰退。如果是前者的话,炒股投入的资金过多不可避免会挤占上市公司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对主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同时,不排除参与炒股决策的人员开“老鼠仓”,损害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可能。而后者则表明上市公司原先的业务已经停滞,基本面存在较大的风险。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如果炒股盈亏长期成为上市公司利润的“晴雨表”,那么这样一家公司对投资者来说很难成为良好的投资标的。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炒股赚取二级市场的价差,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行情好的时候自然可以为财务报表增色,而行情下跌时则会成为拖累净利润的大雷。同样是御银股份,去年四季度大幅亏损导致由盈转亏,很大程度上就和当时股市低迷有关。而今年中报的业绩暴增,也很难说是公司炒股功力的增长所致。此前,就有(行情,)在2015年牛市炒股大赚,后来又巨亏“爆雷”的先例在,上海莱士的股价在去年也因此一度出现连续10个跌停板。痛定思痛之后,上海莱士在今年5月份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明确表示,不再增加新的,原有的要逐步退出,聚焦于主业。上海莱士亲身经历股市大起大落、放大盈利波动之后壮士断腕,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

  炒股炒成主业,对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来说并非好事。特别是在股市进入熊市阶段,将会上演业绩和估值的“双杀”,放大损失。虽然“股神”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是从传统的纺织行业实现向金融投资成功转型,但巴菲特全世界只有一个,伯克希尔公司股东的幸运并不能复制到大多数上市公司身上。对于那些证券投资占公司净资产比例较高的公司,未来即使中报业绩预增,投资者也需要仔细甄别其利润增长构成。对于靠炒股赚钱增加的收益,需要多一分警惕,短线的过度炒作将是获利了结、落袋为安的好时机。

  当然,对于那些主业已经走下坡路,行业发展到天花板的上市公司来说,有过剩的资金再投入原先的业务不见得是好的选择,适度考虑投入股市也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上市公司高层亲自操刀不见得是好的选择,委托可靠的专业机构进行投资或许效果更好;同时,处置这些资金更好的方式,首先是分红给股东,让股东自行安排是否要投入股市;其次是在公司股价相对低估的时候启动,这样对提高股东的回报,以及挖掘上市公司内在价值都比直接炒股更有帮助。

  而二级市场的股票作为公司所有权的代表,如果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投资来实现对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入股收购,有时也不能完全以“炒股”视之,应当看做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甚至可以从中挖掘相关公司的投资价值。如2005-2006年宝钢在低位大举增持多家股及其认购,近年来(行情,)多次增持水泥业上市公司,都准确提示了相关行业和公司的长线投资价值。在经过审慎评估之后长期投资同行业公司或上下游产业链公司,这样的“炒股”不仅对上市公司捕捉行业低点有利,也是投资者重要的风向标,相关公司的长线投资机会值得观察,如(行情,)的(行情,)、(行情,)举牌的(行情,)、(行情,)持续买入的(行情,)、(行情,)等。

  [责编:liangshuang]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红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