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严进严出”应该成为常态

  高校“严进严出”应该成为常态

  本报评论员 朱文龙

  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已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这则新闻引发广泛舆论关注。10月17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对华中科技大学此举给予肯定,并强调“适度增加学生不能按时毕业是应该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

  其实,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不乏先例。早在2013年,山东大学就将该校97名达不到学分标准的本科生进行了劝退,即便是学霸遍地的清华大学,也曾在2015年发布过类似政策。

  中国的本科教育一直被很多人诟病,许多学生经常是打游戏聊微信一节课就过去了,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到了社会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正如吴岩所指出的那样,本科生质量不行,研究生的质量也无法保证,而且,“大部分本科生是要就业的,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影响劳动者的素质”。教育部对华中科技大学的举动表示赞赏,透露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希望高校的“袋口”要扎得更紧一些,让“严进严出”成为高校管理的常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严进严出”须纳入到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逻辑下进行审视,不能止于让差生“一转了之”。

  “严进严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谓的“严出”,不仅要体现在对学分的严格要求上,还应体现在整个学生培养链条上。比如,严格考核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优化大学课程,提升教学效率;严格把关学生实习的水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如今许多高校的“严出”,只卡在考试严、学分严,其作用只是努力保证毕业门槛不降低。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严出”。

  还要看到,大学的“严进宽出”未必只是大学层面的问题。目前的整个教育体系,基本上断成了两截。在现有小、初、高教育中,应试压力几乎贯穿全程,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很少有长远而合理的规划。即便是选专业这样的“大事”,也多是听从父母或者老师的意见,很少有自己的主见。走进大学校门之后,课业负担突然轻松下来,没了既往的重压,又缺乏明确的人生方向,不少学生就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开始混日子。

  毫无疑问,大学教育需要全程性、体系化的“严进严出”。一方面,要对整个教学链条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控,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催逼”混日子的学生打起精神好好学习。另一方面,也应表现出大学应有的胸怀与温情,为不达标的学生留有“余地”。比如,探索更加灵活的转学、分流培养体系,通过学分互认、课程共享等方式,让这些未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能够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严进严出”也是对中小学教育的一种提醒——除了专注于学习,还要让学生提前关注大学,了解专业、职业,提前进行必要的人生规划,避免到了大学因为压力减小、没有目标而变得迷茫。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