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规模冲动,外有排名压力。是固执地坚守“风格”,承受净值下跌、规模缩水的双重煎熬?还是适时“灵活变通”,追逐热门赛道与高估值泡沫共舞?
这个问题,最近又摆在了基金经理们的面前。由于热点切换太快,基金的“风格漂移”再度被基民们吐槽。市场上的案例也一如既往那样一抓一大把。某基金名为“文体健康混合”,但重仓股却多为半导体和军工;某基金名为“创新成长”,但重仓股多为金融股。
坦率的说,这不是基金业界的新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饱受市场质疑,投资结果和基金合同“名不副实”也早就是老生常谈。甚至连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在行业简单粗暴的考核压力面前,几乎没有基金经理敢说自己更重视合同约定,而不在乎业绩和规模的考核。
记者熟识的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其所管理的一只文体产业基金在6年时间里,规模从4亿元飙升至178亿元,称得上成功。有媒体采访问及秘诀,她的回答是拒绝给自己“贴标签”——文体产业的投资范围并没有“那么窄”,不希望局限投资风格。
实际上,这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非但不“窄”,反而极“宽”。从前十大重仓股去观察,2019年,贵州茅台和青岛啤酒是她的“心头爱”;2020年,五粮液又成了她的“新欢”。2021年二季度,五粮液从第四重仓股沦为第十重仓股,宁德时代从第三重仓股一路加仓成为第一重仓股。
宁德时代、五粮液与文体产业有何关联?或许在这位基金经理看来,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正是自己不拘一格、机动灵活的选股与操盘策略,才为基金带来了业绩和规模的双增长。但也因为这一理念,文体产业的股票,从来就没有进入这只“文体产业”基金的十大重仓股。
某种程度上,记者也理解这位基金经理。因为业绩、规模和灵活度,早就成了基金经理们的“不可能三角”——在销售上,基金大可契合热点给出漂亮主题吸引眼球。但一旦进入投资环节,当初框定的漂亮主题却有很大概率会成为自我设限的“圈套”。特别当基金经理想快速跟上市场步伐,迅速在江湖上闯出名堂的时候更是如此。
在这种现实压力的主导下,很多基金经理的“心头爱”在重仓股中停留的时间都不长,最多也不过一两个季度。在成长股大行其道的2015年,多少知名基金经理一股脑地涌入华谊兄弟、乐视网股?当勇于“破旧立新”,便能享受业绩与规模增长的双重嘉奖,谁还会固执地坚守“陈规陋习”,承受估值回归的漫长煎熬?
11-04 分类:居家
08-18 分类:国内
12-06 分类:国内
11-05 分类:教育
11-05 分类:教育
10-31 分类:国内
07-29 分类:科技
07-22 分类:科技
07-19 分类:国内
06-11 分类: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