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票不多了,百度Apollo如何迎战智能出行江湖?

无论是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还是互联网巨头,必须拼尽全力才有机会在时间窗口内拿到船票。

作者 | 小葳

出品 | 子弹财经

北京时间8月12日,百度发布了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第二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4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54亿元,再超市场预期。其中,百度Apollo表现亮眼,测试里程方面,Apollo L4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1200万公里,同比增长152%。测试资质方面,百度Apollo已获得278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继续领跑行业。

Q1财报发布时,百度CEO李彦宏曾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强劲增长,未来三年百度非广告收入将超过广告收入。”这背后,百度Apollo不仅是百度未来新的增长引擎,也是百度布局智能汽车行业的利器。

2021年的智能汽车行业,新玩家仍在不断涌入,市场格局尚未稳定,判断谁能最终胜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智能汽车行业即将加速进入淘汰赛的新格局,在关键业务具备硬核实力的玩家才能走到最后。

1

淘汰赛加速,

未来到底有几张船票

2021年,国内智能汽车市场呈现群雄逐鹿的态势。智能汽车行业将持续处在洗牌阶段,整体市场格局会加速进入淘汰赛,已经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

上半年,外强特斯拉不断刷新销量,对国内车企形成压力。国内,小米、滴滴等互联网巨头高调入局,来势汹汹。在政策和市场双重利好下,蔚来、理想、小鹏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销量和股价都创新高,继续稳坐第一梯队。

百度和华为等大厂也是动作频频。1月,百度宣布正式组建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下场竞争;3月初,由百度和吉利组建的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华为虽然不造整车,但也在加速布局,4月分别与北汽、广汽、长安成立三个汽车品牌。

在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发展方向下,智能汽车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其竞争逻辑可能类似智能手机的寡头市场,头部企业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据此前媒体报道,关于未来的预判,雷军认为10-20年后,智能电动汽车迎来竞争的终局时,可能只有5张最终的“船票”。而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亚楠则认为,中国市场可能会由3家车企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那之前,行业将处于残酷的淘汰赛。如何抓住时间窗口加速布局和饱和攻击成为很多企业的战略。比如今年2月,理想汽车在内部信中公布了2025的战略:20%的(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今年4月,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在2021上海车展透露,2021下半年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将迎来量产高峰,每月会有一款新车上市,未来3-5年Apollo智驾产品预计前装量产搭载100万台。如果终局只有3-5张船票,想赢的终极玩家都必须全力以赴。从目前各家的速度来看,百度Apollo已经甩对手一个量级。

自2017年推出以来,百度Apollo全面快速迭代,目前已经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三大领域拥有业内领先的解决方案,在技术和生态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

2

长周期比拼,三大关键领域依靠硬核实力

AI、5G等新技术重构了传统汽车产业价值链,并渗透到产品设计研发、制造与供应链、销售与市场、出行服务、用户交互应用等各个环节。但新技术并没有改变汽车产业长周期的属性,现在上市的车型至少要提前3年甚至更长时间开始研发。而且,目前上市的智能汽车产品和服务还远不是理想状态。造车是一个长周期、综合实力的比拼,其中有几大关键业务: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智能交通,企业在这些方面的硬核实力决定着其能走多远。

首当其冲的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的必争之地。提到自动驾驶,必然绕不开百度。目前,百度Apollo在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覆盖城市、商业化量产方面都是国内领先。

截至目前,百度Apollo在全球近30个城市开放道路测试,测试总里程超过1200万公里,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千万公里级路测积累的中国企业。在商业化落地方面,Apollo已在北京首钢园等区域实现了“无人车”常态化商业运营,是中国首个商业化无人车项目和首个开放运营的完全无人驾驶项目。截至2020年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pollo GO已接待乘客超过21万人次,2023年底Apollo GO无人车服务将开放至30个城市。

今年6月,百度Apollo携手ARCFOX极狐发布第5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Moon,其相较上一代车型能力有10倍提升,复杂城市道路送达成功率高达99.99%。更关键的是Apollo Moon的成本价为48万元,是行业L4级自动驾驶车型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成本效益的提高, Apollo无人车将会比网约车更便宜,真正实现对出行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图 / 百度Apollo新一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Moon

汽车智能化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关键,涵盖智能座舱、智能车云、智能驾驶、高精地图等智能化功能。目前,百度算是在汽车智能化方面优势比较全面的。百度Apollo推出软硬配套、乐高式的整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更智能、更可感的下一代智能座舱服务,以平台化方式开放领先能力、助力OEM的智能车云,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部署的智驾系列,以及拥有全域智驾地图产品体系的智图系列。

目前,Apollo智舱与超过70家车企600款车型展开合作,小度车载OS已安装在超150万辆新车上,2021年Q1安装量较上一年增加超过一倍。智云产品能支持车企快速构建智能化能力,将原本需要至少7年才能完成的自动驾驶研发周期,缩短至6个月。

智能交通是另一个关键赛道,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也是平台型企业的一大优势。今年7月,百度推出ACE智能交通引擎2.0,其采用“1+3+N”总架构,即“1”个数字底座,“3”个智能引擎,“N”个场景应用。目前,在智能网联、智慧交管、智慧高速、智慧停车等领域,百度先后有几十个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20余个城市以及河北、山西、四川、湖南等多条高速公路落地。

可以看出,在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智能交通三大领域,百度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实力全面发展的企业。百度Apollo既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产品,也有大量商业落地方案。同时,将这些优势不断放大的还有另一个维度:生态能力。

3

马太效应的“胜出者”

智能汽车时代,原来在车型、品牌之间的竞争将升级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汽车产业链条长,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玩家,生态能力是基本功,也是终局幸存者的武器。

外界看好小米造车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小米生态链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进军汽车行业也许可以借鉴生态链的打法,形成小米的汽车生态链企业。华为也是具有生态构建能力的平台型企业,目前已经有近30+车厂加入了华为的HiCar生态。

在生态规模和活力方面,百度Apollo布局更早,成长更快。目前百度Apollo已经成长为全球最活跃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拥有全球生态合作伙伴超过220家,汇聚全球开发者65000 名,开源代码数70万行。

在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智能交通三大关键业务上,百度还通过投资企业、深化合作完成细分领域的生态构建。比如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百度投资了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 LiDAR和禾赛科技、视觉公司中科慧眼、造车新势力威马,构建起一个生态体系。

在汽车智能化方面,Apollo与广汽、长城、威马等10家车企达成高精地图、自主泊车、领航辅助驾驶等汽车智能化服务。Apollo高精地图已蝉联市占率第一名多年,成为本田、广汽、长城、北汽、蔚来、威马等头部车企的选择。

构建生态也是百度Apollo重要的商业模式。2021年5月18日,李彦宏在发给员工的财报信中指出,Apollo将发展出三种商业模式:第一,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快速搭建自动驾驶能力;第二,百度造车,端到端地整合百度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把最先进的技术第一时间推向市场;第三,无人车。这三种模式都离不开强大的生态体系。

经过4年迭代,百度Apollo的战略和商业化路径愈发清晰,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智能交通这三级引擎将加速百度的AI商业化。今年2月初,日本三大投行之一的Mizuho瑞穗给予百度 Apollo400亿美元的估值评级。业内人士评价,百度Apollo已成为百度集团长期价值展现的最佳载体。

2021年,智能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奔向淘汰赛。无论是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还是互联网巨头,必须拼尽全力才有机会在时间窗口内拿到船票。凭借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三大领域的领先优势,百度Apollo已经展现出赢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子弹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